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劣質、廉價、假貨,都是拼多多的代名詞,甚至很多人聽到這三個字都想翻白眼兒,總之就是一個大寫的嫌棄!
但是吧,被用戶噴到快原地爆炸的拼多多,不僅沒 “ 死 ”,還向所有人證明了自己活得相當精彩。。。
一個東西成功搶占市場了,即使再不堪,也有可取之處。
今天我們撇開拼多多平臺上的產品質量這一點,單獨瞅瞅它的商業模式和營銷套路,可能就會吊打行業老司機了。
目標用戶精準
短短兩年時間,拼多多劍走偏鋒,瞄準了被某寶、某東 “ 輕視 ” 的三、四、五線城市人群,以低價大量拉取用戶。
比如,紙巾不到 9 塊能買到 5.5 斤。。。
在8102 年,論斤賣的紙還能上哪兒找去啊?真正的四舍五入不要錢,免費買紙用半年。。。
雖然也不是什么好牌子,但是真便宜,跟撿似的。如果做個什么小生意,開個小餐館什么的,這紙還真挺劃算的。。。
還有幾百塊一臺的 4K 液晶電視。
乍一看我特么還以為是三星呢。。。
仔細一瞅,好吧,人家這也不算假貨,頂多一個山寨,4 不 4K 咱也不好說,但起碼開個小旅館、棋牌室招待所什么的夠用了。
而且,799 的價格都算這家店里的高級貨了。
更低的還有 480、399 的,不到 500 塊抱走一臺曲面屏電視,連小辣椒都動搖了一秒。
當然了,小辣椒也在評論區發現了一些潛在投訴風險。。。不知道下面這個買家在知道真相后會是怎樣的心情。
你清醒一點!這特么的不是三星啊!
除了無牌、山寨產品,其實拼多多也在賣一些我們耳熟能詳的正牌貨。
比如安慕希酸奶,不管便宜多少,我拼多多就是要比你天貓便宜!
也可能正是這 5 塊錢的差價,給拼多多不知道掙了多少用戶。。。
一樣的東西,拼多多 “ 虧死 ” 都要比其他平臺便宜
畢竟,在商人的眼里,從來都是 “ 有錢人的錢更好賺 ”,所以阿里開始專注天貓,京東搞起了會員 Plus,三、四線城市的人總是最后一波受到重視的。
這時候拼多多橫空出世,滿臉寫著 “ 我就是一只肥羊,快來薅我吧 ” 的照顧了從來得不到足夠滿足的那部分人,試問他們會不心動?
拼多多用戶已達 3 億,幾乎跟京東持平
投資調研發現,拼多多上有三類典型人群:
1、從沒有過網購經驗的人群;
2、知道淘寶也在淘寶消費過,但未形成購買習慣的人群;
3、淘寶滿足不了的人群。
其實現在市場上無論天貓還是京東,滿足的都是還算追求品質的那批人,但從沒有人關注 “ 能用就行 ” 這批用戶,拼多多做到了。
長尾理論,大概就是這么個意思。
長尾理論模型
長尾理論說的是,眾多小市場匯聚成,可產生與主流相匹敵的市場能量。
簡單直接、病毒式的營銷模式
拼多多商業模式模式很簡單——電商拼團、砍價( 早期還有 1 元購等模式 )。
大家想想,如果是在淘寶上買東西,是不是一個人悄咪咪買了就完事兒了?但在拼多多上不一樣,拼團能夠獲得更優惠的價格,所以幾乎沒人會選擇單獨購買。。。
本來就已經比市面普通價格便宜的大蒜,在拼團后居然又便宜了 10 塊。
還有啥好猶豫的?當然是拼啊!
付款后可以一鍵分享到微信等社交平臺上,從下單到支付,再到最后離開拼單頁面,每一個關卡都在暗示、引導買家“ 分享 ”。。。
說實話,小辣椒在體驗了這個流程之后居然覺得邏輯很清晰,體驗還蠻好的( 當然也是因為機制本身很簡單 )。。。
在完成拼團之后,拼主還有機會獲得拼主免單券,也算是另一個變相的鼓勵分享。
發起拼單的用戶會成為拼主
而這個看似簡單的分享、拼團砍價模式,恰恰就是拼多多崛起的關鍵!
通過降價這種最直接的方式,鼓勵買家將 APP 推廣給更多人,買家省下來的錢也是實實在在的,拼多多獲得的新用戶也是實實在在的,雙贏!
這種拼團砍價其實就是批發和微分銷的概念。
再借助馬叔叔的QQ、微信流量的助攻,分享的平臺有了( 社交圈傳播 );還都是朋友、親戚之間的分享,信用背書也有了(誘導用戶產生裂變效應消費);生活狀態差不多,你要用紙我也要用,還這么便宜,拼團的需求也是一樣的,拼團的成功率也大大提高( 進一步擴大影響 )。
在初期,幾乎不用打什么廣告就可以吸引大批用戶!
拼多多剛開始推廣,很瘋狂那陣兒,相信很多差友跟小辣椒一樣經常看到朋友發到微信群里的拼團、砍價消息。。。
各種拼多多的砍價互助群也跟著運營而生,活脫脫一個完整的生態。
拼多多砍價群
而為了吸引商家入駐,拼多多同樣用了很多辦法。
免傭金、免費上首頁,這些都是現階段淘寶、京東所給不到的優惠,開始有大量的商家開始涌入拼多多平臺。
拋開商品、監管,單從運營的角度評價,拼多多是成功的,它也很明顯是走的 “ 先發展,再整治 ” 的套路。
但關于拼多多的各種投訴問題依然存在,要想長遠的發展、壯大,光靠賣山寨、假貨肯定是不行的。用戶又不傻。。。
希望融資 30 億美元的拼多多,可以錢盡其用啊。
“ 騰訊應該樂開花了,曲線救電商!”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