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劉程輝
帶著與當地科技巨頭達成的戰略合作,趕在“雙十二”重返印尼電商市場,引發多方期待。
12月11日,與印尼互聯網科技巨頭GoTo達成電商戰略合作,早前被當地封禁的電商也將在12月12日印尼全國網購日重新上線。印尼電商業務將與GoTo集團旗下電商平臺合并為PT ,掌握該企業75%控股權。這項合作將在未來五年內創造數百萬個新的就業機會,推動印尼中小微企業發展乃至整個國家數字經濟的長期增長。
印尼直播博主在電商上賣貨
公開資料顯示,GoTo是印尼最大的互聯網科技公司,旗下有印尼本土電商平臺和移動服務平臺Gojek。是印尼最大的本土電商公司,市場份額高達35%,總融資額已超過23億美元。
根據協議,和電商印尼的業務將合并到現有的PT 實體下, 將持有該實體的控股權。在印尼的應用內的購物功能將由擴大后的實體運營和維護。
此外,承諾接下來會累計投資超過15億美元,來為業務提供所需資金,而不會稀釋GoTo的股權。這一安排能讓和GoTo更全面地為印尼消費者和中小微企業提供服務。
這項合作將在與相關監管機構密切協商和監督下進行試點。首個活動是“購買本地產品”(Beli Lokal)計劃,將于12月12日啟動,恰逢印度尼西亞全國在線購物日 (),這是一項旨在通過支持當地中小微企業發展印尼數字經濟的政府計劃,活動將在和上同時推出。
協議還指出,展望未來,、和GoTo將改變印尼的電子商務行業,在未來五年內創造數百萬個新的就業機會。合并后的企業有超過90%的商戶都是中小微企業,和GoTo將采取一系列聯合舉措來支持他們。
Shop印尼網站首頁
今年9月27日,印尼貿易部出臺新規,要求將電商業務與社交媒體剝離,該禁令實質上禁止了的電商業務。禁令出臺后,有媒體認為,官方擔憂上中國產品對本地經濟構成威脅,或是印尼政府封禁電商的真正原因。今年7月,印尼智庫“經濟與金融發展研究所”(INDEF)在一場會議上批評“上中國產品泛濫”,稱在印尼電商賣家銷售的產品中,有多達74%的產品來自中國進口產品,對本地企業構成威脅。印尼中小企業部長德登·瑪斯杜基(Teten )也曾多次稱中國商品價格低廉,導致本地企業無法與之競爭。
盡管印尼政府稱初衷是“保護印尼中小企業”,但禁令依然遭到本地商家和部分官員的不滿。例如印尼貿易部前發言人、經濟學者哈斯蒂亞迪( )就直言,封禁電商是一個錯誤。
《南華早報》報道稱,禁令一出,數百萬印尼本地中小微企業主措手不及。
“我當然反對這條禁令!我不明白政府要如何執行,在我直播時闖進我家嗎?”印尼小家電商家尤妮憤憤不平,“平臺讓我獲得了更多曝光,客戶也隨之而來。”入住電商以來,尤妮營業額翻了一倍,日銷達400萬印尼盾(約人民幣1900元)。
此次電商的回歸,也得到了當地政府和行業組織的支持。
印尼貿易部長祖爾基弗利·哈桑
印尼貿易部長祖爾基弗利·哈桑( Hasan)為合作打開了“綠燈”。他12月6日接受采訪時表示,“我們的安排是為了讓社交電商支持印尼的經濟增長”,他還表示,電商可以成為中小微企業的支持者。
印尼中小微企業協會秘書長埃迪·米塞羅(Edy )表示,和的合作肯定會對商業領域帶來積極影響,尤其是中小微企業領域。
“隨著和合作的消息傳出,中小微企業主有機會再次增加收入。此前電商業務被關閉時,不少中小微企業因收入大幅下降而處境困難。此外,合作也有利于那些因缺乏訂單而決定解雇員工的企業。”米塞羅解釋道。
除了中小微企業,還有專家表示,和的合作將為印尼電子商務市場帶來更激烈的競爭,進而使該國消費者從中受益。
“的進入將使電商企業之間的競爭更加激烈。”雅加達經濟與金融發展研究所執行主任陶希德·艾哈邁德( Ahmad)說,“最終,消費者將有更好的選擇。”
在GoTo集團首席執行官帕特里克·瓦魯喬( )看來,這次合作也可謂“強強聯合”。
“我們正在打造一個印尼電子商務冠軍,將在當地的強大影響力與的大眾市場影響力和技術實力相結合。”瓦魯喬在一份聲明中說,“GoTo現在有了更強大的基礎,我們希望這種合作關系不僅有利于電子商務,還能為我們的叫車服務和金融科技業務帶來許多好處。”
科技網站數據顯示,在東南亞擁有3.25億用戶,其中印尼用戶達到1.25億,僅次于美國、歐盟。
新加坡電子商務研究平臺Cube Asia聯合創始人西蒙·托林(Simon )表示,對于字節跳動和 來說,此次合作為他們提供了“即插即用”(Plug and Play)的解決方案。他認為,不僅擁有龐大的本地商戶基礎,還具備可以利用的強大物流和支付資產,此外,與當地監管機構及政府相關方建立了深厚的聯系,這正是所欠缺的。
來源|觀察者網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