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進入最后倒計時。一邊是各大平臺商家的大肆營銷,而另外一端,卻又出現了“玩法復雜“、”優惠不夠“的大吐槽。站在消費者角度,今年玩法究竟如何?價格是否優惠?如何高效遴選到心儀的正品?記者連續兩日在多個平臺展開測評。結果顯示,雙11玩法與往年比,多數電商做了不同程度的減法。例如淘寶天貓雙11,打開商品頁面,就能夠看到“到手價”或者“預售券后價”,消費者購買時一目了然,不用再算一次。在價格方面,各大電商平臺多數做出讓利,記者隨機抽取10個商品樣本比照,8個商品在天貓價格售價最為劃算。
更讓記者感到意外的是,今年雙11,不少官方品牌旗艦店的價格比未獲取授權平臺的售價還要低。
【價格】
天貓淘寶更優惠
記者經過反復測評,發現在天貓上,今年“雙11”到手價都已經標在了商品頁面上,優惠券的領取入口也都被聚合在同一頁面上,簡化了消費者的購物流程,相比往年,購物體驗較好。
針對消費者關心的優惠力度問題,記者則邀約消費者一起測評。
就職于某重點高中的數學老師周敏,有5歲半大女兒和2歲多的小女兒,今年雙11,她最關心母嬰產品的優惠力度。
“給二寶買拉拉褲、洗衣皂,給大寶買羽絨服、小書包、玩具等。”周敏對記者說。
她在天貓幫寶適的旗艦店看中了一款綠幫的拉拉褲,xxl型號。雙11狂歡價為358/組,商品頁面標注領取優惠券后買2組價格低至258/組,相當于1.58/片。她說:“我在產品下方鏈接,領取600-100元券,400-50元購物津貼,還有600-50元優惠券。根據規則,11日0點這些優惠券可疊加使用,那算下來很便宜了,其他一些平臺算了也要2塊多一片。”
此外,她還看中了一款可以播兒歌和故事的早教機。
“領券后,原價200多的機器只要100多,且還是官方旗艦店。”周敏說,她進行了比價,同款產品在某社交電商平臺品牌館里,同款產品要貴30元到60元不等。
家住渝北紅旗河溝26歲朱女士則囤了一次性棉柔巾。“在天貓全棉時代旗艦店買,單包價格不到11元,某社交電商平臺單包要貴5塊多,還不保證是正品。另外,某內容電商平臺18元/包,線下實體店是超過20元/包,都不便宜。”
記者和消費者在多個電商平臺隨機抽取對比10款產品,發現每一款產品都較原價優惠。在僅比較品牌旗艦店、平臺自營商城的前提下,這10款產品匯總,淘寶天貓在8款上做到了最低價。
今年天貓雙11啟動會上,天貓、淘寶總裁蔣凡提到,“今年雙11要為用戶節省500億元,要做史上折扣力度最大的一屆天貓11。”
在讓消費者買得好、買得省這事,看來天貓動了真格。據近日消息,天貓還聯合一線大牌官旗艦面向消費者推出24期花唄免息,每天一個包子的錢就能拿下蘋果、戴森、大疆的產品。
官方旗艦店讓利消費者,正品比“山寨”還便宜
隨后,記者對近百個商品展開測試,品類覆蓋服裝、3c數碼、美妝、汽車、食品、母嬰。以11月2日的實時價格顯示,在各大老平臺各自專攻的領域里,都推出了一些自己的尖貨爆款,對比平時還是很優惠。整體而言,天貓平臺更多商品在讓利上的做得更足。
讓記者感到意外的是,今年雙11,天貓官方旗艦店的正品行貨居然比一些“山寨”產品還賣得便宜。
比如天貓大疆官方旗艦店售賣的一款手持相機,原來售價為2499元,經過滿減用券,雙11期間直降300元。而同款產品在另一家社交電商平臺,第三方商家(非品牌授權店、自營商城)的售價為2489元。
同樣在該平臺,來自第三方商家的售價:索尼無線耳機價格1229元;同款產品在天貓索尼官方旗艦店,售價為1199元。
據了解,為真正讓利給消費者,電商平臺對商品活動價有嚴格的把控。例如淘寶、天貓平臺,必須為至少是活動前30天、活動后15天的最低價,在這“45天最低價”的基礎上,再進行各類優惠項目,由此讓今年“雙11”的大量商品都實現了價格的歷史低位。
【玩法】
天貓“到手價”一目了然,消費真不需再算一次
東西便宜買,享受福利是否會復雜?針對大家吐槽的玩法復雜,記者也做了測評。
記者從英國調查公司歐睿今年3月公布的《Top 100 Mega 》白皮書的最成功的100個快速消費品牌中隨機選取美妝、母嬰、個護家清、食品等產品測評體驗。
11月2日,記者打開手機天貓 “雙11”主會場,發現參加“雙11”的商品頁面上都標出了“預售券后價”,而商家在商品詳情上也都幫消費者算好了“到手價”。
那么標注的“預售券后價”是不是真正的到手價?
記者以寶潔旗下品牌的一款電動牙刷,該品牌天貓旗艦店在商品頁面上標出了預售價239元,但使用定金優惠后的“到手價”為209元,并在商品頁面附上領券鏈接。在實際支付中,記者在支付30元“訂金”后,尾款變為了179元,最終價格確實為209元,與標出的“到手價”一致。
從測評體驗看,看似眼花繚亂的玩法,實際上多數福利點擊領取即可,購買商品即可自動進行折扣,玩法相對簡單,商品“到手價”一目了然,學渣也能輕松吃透。
今年雙11,各大電商平臺在玩法上仍然各玩創意,但諸如淘寶、天貓等頭部平臺,“減法”是一大趨勢。
【劃重點】
消費者的核心訴求是高品質,首選優選平臺
知名電子商務專家、重慶工商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沈紅兵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在數字時代,高科技賦能下的價格(包含各種折扣、優惠等)數字計算與結算,能讓商家、品牌、消費者等雙11參與者實現俱贏。
他以傳統線下零售商家舉例,發放紙質優惠券,簡單粗暴的滿減、打5折優惠,對活動參與方都沒有好處。“很多的直接滿減或許損失了商家的利益,線下的消費場景更是無法做到精準畫像,不能根據消費群體特性,提供其真正所需的產品及折扣,不利于消費體驗,也不利于商場提升消費者復購率。”
對于平臺而言,最核心價值的也是在共贏里提取給消費者最簡單的算法。沈紅兵說,基于云計算等新興技術,電商平臺可提前找到幾方共贏的解決方案,就是發優惠券也能提前演練,既讓消費買的實惠、買得開心,也能讓商家有收獲。
在價格方面,記者走訪調查部分消費者發現,消費者在實際在購買商品,并不能做到全方位“比價”,而比價的前提商品同樣靠譜,這就必然要牽涉到更多的精力。
近日, 網絡流傳出一張商家提供的內部截圖。記者看到,某新興社交電商平臺公然要求商家在雙11期間進行刷單。虛構交易對消費者而言最容易形成誤導。
“有些化妝品在一些平臺賣得很便宜,不敢買。官方授權、官方旗艦店還是最為靠譜的。”來自重慶渝北區的購物達人陳女士分享經驗,消費端的用戶評價可以作為體驗參考,但挑選商品最重要還是商家端的源頭甄別,因此,比價更要比貨,綜合一系列工作下來,像天貓、京東這樣的電商平臺,整個監管機制更加完善,也有實力盤整資源達到更多的優惠,買起來還是最省心省力。
附:部分爆款各平臺測評價格
重慶商報·上游新聞記者 韋玥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