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跨境電商正成為中國外貿新增長極。在全國的跨境電商綜試區中,寧波已是位居“第一梯隊”的“尖子生”。
今后,寧波該如何發揮長板效應,讓跨境電商發展再上新臺階?
近日,《寧波市加力推動跨境電商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4—2027年)》(以下簡稱《方案》)正式出臺,明確提出,到2027年,寧波要基本建成高能級“買全球、賣全球”跨境電商國際樞紐城市。
這份《方案》有哪些值得關注的亮點?如何為上述藍圖指明路徑和方向?
做大市場規模
在《方案》中,寧波明確對跨境電商規模的預期目標——
到2024年底,全市跨境電商出口額達到450億元,跨境電商進出口額占全省的份額達到20%以上;
到2027年,全市跨境電商出口額較2024年翻一番,占全市外貿出口額的比重顯著提升,跨境電商網購保稅進口額超過350億元,跨境電商進出口規模保持全國前列。
這一目標的實現,離不開廣大外貿人的“助攻”。
《方案》明確提出,寧波鼓勵工貿一體化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商貿流通企業、國內電商賣家等市場經營主體開展企業對個人(B2C)、企業對企業(B2B)等跨境電商進出口業務。
同時,寧波要將制造業大市的稟賦優勢,轉化為跨境出海的不竭動力——推廣“跨境電商+產業帶”模式,培育紡織服裝、家具家電、汽車零部件、五金工具、工業設備、成套設備等跨境電商特色產業帶,打造選品對接中心等公共服務平臺,鼓勵跨境電商產業園區為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
值得注意的是,寧波還提出“筑巢引鳳”的計劃,即招引年交易額百億元以上的跨境電商平臺企業在甬設立總部型機構,培育引進一批跨境電商綜合服務平臺。
通過上述“組合拳”,寧波計劃到2027年新增跨境電商應用主體1200家以上,年交易額超過10億元的龍頭企業達到24家以上,年交易額超過1億元的標桿賣家達到200家以上,年交易規模超百億元的跨境電商平臺達到1家。
完善基礎設施
跨境電商的蓬勃發展,離不開“一站兩倉”(獨立站、前置倉、海外倉)等基礎設施。在完善基礎設施方面,《方案》提出全方位的支持路線。
比如,支持跨境電商企業采取“直播+平臺+跨境電商”模式,打造商品和平臺品牌,支持企業合法開展海外數據訪問,通過社交媒體、搜索引擎、第三方平臺和獨立站等方式開展品牌推廣——這對“掘金”等海外社交媒體平臺的跨境賣家而言,無疑是個積極信號。
再比如,鼓勵企業通過數字化、智能化改造提升運營和服務水平,支持企業設立跨境物流集貨倉,在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內建設出口前置倉、進口保稅倉……
目前,寧波不少跨境電商物流服務商,已借助“數智”技術實現物流可視化,為賣家調整貨物庫存布局、優化選品策略提供參考。在政策支持下,此類服務水平有望不斷升級。
更為重磅的利好是,寧波還將提升海港和空港口岸能級,拓寬跨境電商物流通道。比如——
支持寧波舟山港打造輻射全國的跨境電商海運樞紐,拓展連接共建“一帶一路” 國家(地區)的航線;
鼓勵企業在寧波機場新開通國際或地區貨運航線,依托寧波國際郵件互換中心和國際快件監管中心,創新發展國際小包、國際專線等寄遞跨境業務。
強化支持保障
優化營商環境,只有起點,沒有終點。支持跨境電商蓬勃發展,離不開多個部門和機構的協同。
《方案》指出,寧波要健全商務、海關、稅務、外匯管理等跨部門協作會商機制,為跨境電商發展創造兼容并包的監管環境。
在海關監管方面,寧波要爭取跨境電商寵物食品和非處方藥品進口試點,支持跨境電商企業在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內開展“多品合一、成套銷售”,為企業“買全球”提供更多便利;爭取跨境電商零售一般出口跨關區退貨試點,讓更多符合條件的企業便利地實現“賣全球”;
在金融支持方面,寧波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為跨境電商企業提供結售匯及相關資金收付服務,強化“甬貿貸”平臺和出口信用保險融資增信作用,并鼓勵推動國有資本、社會資本參與,引導跨境電商企業在境內外資本市場上市;
在參展拓市方面,寧波鼓勵各類機構在寧波舉辦高水平的跨境電商展會、論壇、賽事等活動,支持寧波出口跨境電商博覽會提升市場化辦會辦展水平,在境外自辦展中擴充跨境電商內容,并鼓勵跨境電商行業協會、服務商等組織開展行業對接交流活動。
此外,寧波還將推動跨境電商企業用足用好跨境電商進出口稅收政策,加強跨電商人才引進和培育,鼓勵企業、行業協會參與制(修)訂跨境電商領域標準和技術規范,提高合規經營水平。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