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這款軟件,不玩快手的網友,第一印象是土味視頻吧。

我使用這款軟件也有一年多了,整改過后的快手,對社會產生不良影響的內容,已經搜索不到了。

玩的久了,憑著探究因果的好奇心,發現一些現象,有一些感受。

各種視頻軟件平臺的誕生發展,能看盡天下奇聞異事,豐富閑暇生活。

今天,不講土味。不吹不黑,客觀闡述下我看到的快手主播們。

先對不玩快手的小伙伴說,這個平臺真的不只有土味。

如果不是這款軟件,我不知世界有這么大,不同的人太多太多。與另一大視頻軟件相比,快手的理念是“市場下沉”。

即客戶發展趨勢以中小城市為主,拓寬的是使用范圍。

所以在快手,看盡“蕓蕓眾生相”。有更大的概率,能看見中國不同階層的人,不同人的生活。

像它的廣告語:“看見,每一種生活。”

原諒我不知該配什么圖...

我認為快手主播的定義,不一定是開通直播與否。有一定粉絲數量、定期更新相同類型作品的用戶,都可以稱為主播。

快手主播的賺錢來源,主要有以下幾點:接推廣、直播、賣貨。

接推廣就是幫電商推廣相關產品,將產品融入自己的作品中,電商支付給主播廣告費。

電商的產品得到了推廣,才能有客源。廣告費的多少取決于主播的粉絲數量。例如一些食品的推廣,若主播粉絲較少,則無廣告費,也能免費吃到甜品。

作品的推廣、直播和賣貨這三者并不沖突,相輔相成。當有了一定的粉絲數量后,主播可以開通直播賣貨

電商也可以委托主播在直播間賣貨,有的主播自己就是電商,推銷自己的產品。每天或定期拍攝、發布視頻作品,增加知名度與曝光率,獲得粉絲。

粉絲,就是靠譜的客源。

視頻作品內容大多與賣貨的種類相關,沒見過買吃的發衣服視頻,賣衣服拍做飯視頻的。

有些小主播與小產品,采用“寄拍”的形式,甜品類,就有微商將產品寄給主播,主播拍攝作品幫助產品推廣。

在直播間推廣產品,在APP內有“小黃車”鏈接進行購買。

為什么“老鐵們”都想要“雙擊上熱門”?其實道理很簡單。上熱門就能被更多人看見,吸引視頻點擊量,更多的粉絲。

你的作品先要被更多人看見,才有獲得粉絲的可能,才能談出名的事兒嘛。

出名的目的,當然不完全是為了賣貨,但既然要想在短視頻平臺獲取收益,不管以哪種方式,首先都得出名。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么在快手,有的人寧愿裝瘋賣傻,用極端的方式博人眼球獲得關注。

豬想發福人想紅,火遍全網的網紅,有一部分是在快手平臺上火出來的。對于一名主播來說,能夠跳出最初成名的平臺在全網得到頂流的熱度,不是件容易的事。

大主播們積累到幾十或幾百萬的粉絲數量,一般通過直播獲取收入。除了賣貨以外,顯而易見的就是粉絲的禮物打賞。除了依靠主播個人的魅力獲取禮物以外,快手還有一個與其他視頻不同的地方。

除了主播自己賣貨以外,還有不少電商。電商通過為別的主播刷禮物上榜,在榜上有名后,自己同時直播賣貨。

依賴于大主播直播間的人數,才能讓更多的人看見。為主播刷的禮物,相當于給主播的“廣告費”。主播也會在直播中途給榜上的電商賣賣貨。

客觀來說,快手的“電商之路”發展的還是較成熟的,大家都按著規矩做,甚至有了行業的“術語”。

不論是賣貨還是接推廣,前提就是要有一定的知名度。“想要”出名與“能夠”出名,并不是同一回事。

曾經我也以為,網絡主播這職業,真挺輕松。在家辦公,拍拍視頻直播聊天,耍耍嘴皮子的事,以主播為職業,應該挺讓人羨慕的。

不知是不是看久了,看多了,也就看透了。

事實真沒有想象的那么簡單。首先能夠出名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真正抱有以“分享生活”的主播還是少數的,這不是主播的錯,誰不想賺多些錢呢?何況,快手的大用戶群體并不集中在發達的城市。有的人能通過網絡、電商這條路解決基本的溫飽問題(確實有這樣的案例)。

可能你會覺得,解決吃飯問題可以通過傳統的方式,踏實肯干,找一份工作。但比起沒有文化,在工地搬磚與在社會上打拼,那還是在網絡上裝瘋賣傻和打pk來的輕松。

有多條走的路可選,未嘗不是一條能自我救贖的深淵。這檔子事,講起來,真有些混沌與復雜。

那些已經小有名氣的主播。他們能走到今天,能出名,粉絲能過百萬,都不容易。粉絲與人氣也是一個積攢的過程,出名的主播都是已經混跡“網絡江湖”時間不短的了

網絡主播玩的是虛擬世界,面對的隔著電子屏幕的社交。一場PK遇上,狹路相逢,面對惡語中傷或沖突,漸漸學會應對和處理,我想這也是每位主播成長之路吧。

“玻璃心”,可玩不了網絡。他們的背后,也是藏有辛酸的。

網絡暴力有多可怕,自然不用多說。戴上了匿名的面具,很大程度的放開了“言論自由”。

對于黑粉在網絡上對主播不友好的謾罵其實比比皆是,尤其是現如今只要主播不設置,人人的賬號都可以私信主播。

經觀察發現,多數出名主播其實對網絡暴力已經習以為常并自動“免疫”了。

“如果連罵你的人都沒了,那你真的沒熱度了。”不管多少次回想,總感覺這句話里透著些心酸與無奈。

夜晚的直播最多,上班族都下班了,學生也不用上課,所以晚上相對來說會有更多的活躍用戶,看直播的人也會是一天時間段中最多的。

夜晚主播互相連麥PK的較多,而到了深夜,時不時主播會和粉絲聊聊天,吐露一些真心話。

一晚上幾個小時不停的講話,一個人在屏幕前面對著幾千甚至幾萬人,這期間要不停的喝水。

不少大主播也吐露出自己的心聲,幾百條視頻的主頁里有幾百萬粉絲,直播有幾千或近萬人觀看。

其實,關上了直播鍵,他們也都只是普通人,沒有那么多網紅光環,沒那么多在視頻里的表演與偽裝。

很多主播在深夜都會談到自己壓力大,見到有的粉絲在直播間說羨慕他們,或是想成為他們一樣的人時,他們大多都會說:如果再有一次好好讀書或選擇的機會,不會選擇這條路。

這其中的苦,怕是只有他們自己知道吧。

這也只是他們的一份職業或副業罷了,只不過這份工作,需要接受網絡世界更直接的鼓勵或指責。

所以我想,在面對他們時,多一些善意,多一些尊重與理解,應該的吶。

正確的我們贊賞鼓勵,錯誤的給予提醒與引導,這才是一位合格粉絲能幫助主播繼續走下去的最好陪伴吧。

這個行業門檻很低,人人拿起手機就可以開拍視頻,甚至都不需要才藝,但要想“上路”,行業競爭太激烈,路崎嶇而漫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