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抖音電商GMV超過5000億元,同比翻了三倍多。2020年初,字節跳動為抖音電商設立目標GMV為1200-1500億元,但增長很快超出預期,于是將目標上調到2500億元,最終的成績仍然翻倍。
逾5000億元GMV的抖音電商,已成功超越淘寶直播和快手電商兩大巨頭。
阿里巴巴財報顯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12個月內,淘寶直播GMV超過4000億元人民幣。而快手最新的招股書顯示,截至2020年11月30日止11個月,快手電商GMV為3326億人民幣,預計全年GMV難以超過5000億元。
不甘心只做導流,抖音加速“去淘化”
盡管總體數據十分亮眼,但5000多億元的交易總額中,只有1000多億是達人們通過抖音自有電商平臺抖音小店賣出,另外 3000多億的交易是從直播間和短視頻跳轉到淘寶、京東等第三方電商平臺完成的。
僅約兩成的交易額來自自有電商平臺,其余交易均是依賴第三方電商平臺完成,也就是說,更多時候,抖音電商扮演的只是一個電商導流渠道。第三方平臺中,淘寶是其最大“老板”。大量供應鏈強的商家都只把抖音當成引流平臺,主要交易仍在淘寶,形成“抖音營銷、淘寶成交”的模式。
不過,2021年這一情況將會有所改變。隨著直播電商規模的擴大,抖音已不再滿足只做“淘寶客“,逐漸加大從電商導流渠道向電商平臺轉變的力度,而2021年這種力度只會越來越大。
2020年6月,字節跳動對組織機構進行了調整,正式成立了以“電商”明確命名的一級業務部門,以統籌公司旗下抖音、今日頭條、西瓜視頻等多個內容平臺的電商業務運營。隨后,字節跳動又調整電商業務,將電商引流、廣告業務與上述提到的一級電商部門整合,并于2020年11月12日申請抖音電商商標。將抖音電商發展壯大,已經上升為字節跳動的戰略目標。
除了發展自有電商平臺,抖音還持續“去淘化”,打造電商閉環。
2020年8月,抖音發布公告,抖音直播將會對來自第三方電商平臺的商品鏈接收取20%的服務費,而來自抖音小店的商品鏈接,僅收取5%的服務費。
這是抖音“去淘化”的第一步,利用增加第三方成本、給予抖音小店優惠政策的方式,鼓勵商家放棄第三方平臺引流模式,投入抖音小店的懷抱,成為抖音電商供應鏈的一部分。
2020年10月,抖音干脆直接切斷直播電商外鏈入口,屏蔽第三方鏈接。這就意味著,如果想要在抖音直播賣貨,只能在抖音開店。
據抖音方面數據,2020年1-11月,抖音電商總體GMV增長11倍,其中,抖音小店GMV增長44.9倍,新增開店商家數量增長17.3倍。可見抖音小店對GMV的貢獻越來越大,“去淘化”初見成效。
進入2021年,抖音總算落成了打造電商閉環的關鍵一步。1月19日,抖音APP上線了“抖音支付”,至此,抖音已經建立起“流量——直播帶貨——購物交易”的完整流程,用戶如果想要在抖音購物,從最初的直播選品到最后的支付步驟,都可以在站內解決了。
抖音辛苦獲取的龐大用戶群,終于不是在為第三方電商平臺做嫁衣。
日活突破6億 與快手爭奪電商賽道
2020年GMV突破5000億,是抖音發展電商業務的一個關鍵數字,因為這個數字已經超越了“短視頻老對家”——快手。
2020年,快手電商GMV目標為2500億,而快手最新的招股書顯示,截至2020年11月30日止11個月,快手電商GMV為3326億人民幣,盡管全年GMV難以超越5000億,但也超額完成了既定目標。
不過可惜的是,抖音率先突破了5000億大關,成功地跑到了快手前面。
對于2021年,抖音更是“野心勃勃”。抖音電商將目標定為2021年全年GMV成交額增長到10000億元,比2020年再次翻倍。
10000億元,相當于2019年拼多多的GMV,對于“非專業電商平臺“的抖音來說,目標會不會太高?實際上,作為一個手握6億日活的超級流量平臺,這并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快手于2018年8月推出電商業務,在短短兩年多的時間里,這樣的規模已相當驚人。但截至2020年11月30日止十一個月,快手的日活用戶僅為2.6億。
而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9月,連同抖音火山版在內,抖音日活突破6億。也就是說,抖音的日活為快手的近3倍。就用戶量這一客觀條件而言,抖音在如今流量為王的時代可以說是底氣十足,具有發展電商的天然優勢。5000億已拿下,10000億也值得期待。
目前,快手尚未透露2021年的GMV目標,但在與抖音“你追我趕”的氛圍下,相信快手的目標也不會相差太遠。
除了流量的比拼,誰最先完成平臺“獨立”也是制勝的關鍵。
自“抖音支付”上線后,抖音便完成了搭建電商閉環的關鍵一步。而下一步,抖音將加速鞏固自己的壁壘。
2021年1月,抖音小店的GMV已經突破300億。如按照這個速度發展,2021全年抖音小店貢獻的GMV將有望接近或突破4000億元,占全年計劃的40%左右,削弱第三方電商平臺交易額的占比。
相比之下,快手目前仍無法將電商交易留在體內,只能賺取銷售傭金。當然,快手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
2020年5月,快手宣布與京東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約定在零售供應鏈、品牌營銷和數據能力共建等方面深入合作。與此前不同的是,快手用戶再也不需要跳轉到京東APP上進行購買,而是可以直接在快手小店內購買京東的產品,享受京東的物流、售后等服務。
近期,快手也開始效仿抖音,限制達人第三方平臺帶貨。根據商品來源分為快手小店商品和第三方平臺商品,如果商品來源為第三方平臺,則必須由下單方通過快手旗下的某達人生態營銷平臺統一上架掛品,達人才能掛載小黃車。
快手邁出了加速電商閉環的一步,但終究是落后于抖音。或許正在上市路上的快手無暇顧及這一問題,但未來如何拓展自己的電商版圖,必定是快手思考的方向。
2021年,直播電商的競爭將會更加激烈,如何進一步“榨取”自身流量的價值,加強供應鏈的聚集與貨品的把控,成為了新晉電商平臺的必修課。
未來,抖音、快手能不能成為與淘寶、京東、拼多多共存的電商巨鱷,我們無法預知,但可以期待。
奧一全媒體記者 林思思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