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發現,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愛喝茶了?

這幾年,隨著新式茶飲的普及,“喝茶”這件事開始逐漸變得洋氣起來。

如果你留心的話,你會發現現在的茶飲店起名越來越讓人“不明覺厲”,什么“鴨屎香”“雀舌花”“大紅袍”,去年下半年,年輕人又開始玩起“圍爐煮茶”……

而今年年初,隨著電視劇《狂飆》的熱播,傳統飲茶方式也開始在年輕人之間流行開來。

像劇中出現的“潮汕功夫茶”“老白茶”,都被觀眾們用一種列文虎克般的精神挖掘出來,從劇中人“飲茶”的變化,對劇情產生新的解讀。

《狂飆》中喝茶的片段。/《狂飆》

毋庸置疑的是,茶葉正在獲得更多年輕人的關注。喝茶,在過去被視為“中年人的消遣娛樂”,現在,也有許多年輕人能從那一杯杯或清或濃的茶飲中,品出屬于生活的苦與甜。就算是對茶葉一無所知的“茶圈小白”,也只需要動動手指,就能在抖音這樣的平臺上,刷到無數茶類科普的視頻、找到適合自己的一杯茶。

一片茶葉背后的苦與甜

如同過新年要搶“頭彩”一樣,對資深茶友們來說,“喝過春茶,才是春天”,人們用“今年的第一口春茶”,來完成春天的儀式感。

特別是這幾年,人們有了“喝春茶”的意識。除了口感上的獨特體驗之外,春茶背后所蘊含的養生理念,也讓我們在喝茶時有了新的期待。

“喝過春茶,才是春天”。

年近六旬的董祖祥,對茶葉依然有著熱切的執念。每到采茶季,他都會來到普洱的茶山轉一轉,看看茶葉的長勢。

董祖祥在茶山。

董祖祥記得,最早創業的時候,他去當地的一個農民家里吃飯,當地人用家中的茶葉招待了他。那時候,他就對這種不施農藥的“生態茶”有了很深的印象;后來,他創立了自己的公司,就更加堅持推廣種植這種有機茶,作為商家,“你得對人家的健康負責”。

有機茶的采摘過程。

為了向更多人科普有機茶的好處,2018年,董祖祥決定,開始在抖音進行直播,讓許多人知道了“祖祥”這個品牌,但因為缺乏相關的電商經驗,茶葉生產遠在云南山區,而電商消費講求“快”和便捷,他們的第一次抖音電商嘗試,因為“走出大山的一公里”難,無法給消費者帶來滿意的消費體驗而折戟沉沙。

比速度、比價格,并不是“祖祥”的優勢。如何能讓更多人了解到云南普洱的茶文化、了解茶葉背后的故事,成了“祖祥”牌茶葉的關鍵。吸取了上一次的經驗,去年,祖祥開啟了第二次在抖音電商的探索,這一次,董祖祥更是親自“上陣”,介紹起有機茶的來歷和特點——畢竟,要論在“有機茶”種植過程中的不易,沒有人比他更清楚了。

通過專業的直播團隊努力及售后團隊的優化,“祖祥”走出了大山。

幸運的是,通過專業的直播團隊努力及售后團隊的優化,這一次,“祖祥”真的走出了大山,許多人都對這種“來之不易”的茶葉表示出了好奇,這讓董祖祥更加堅定了,他希望在未來,可以讓更多國人喝上這種干凈的茶葉。

這大概正是老一輩茶人的“執著”。就如云南的普洱一樣,經歷殺青、揉捻、蒸壓多個過程,才能造就普洱那苦中回甘的味道。

經歷多個過程,才能造就普洱苦中回甘的味道。

正如普洱茶技藝的傳承人李興昌所說的那樣,“茶人精神,就是要拿得起放得下”。對董祖祥和他的有機茶來說,這僅僅是個開始,“想讓消費者買了我們的茶,能夠有一個更健康的生活,同時,我也想把健康的茶文化,傳遞給更多的人”。

茶葉生意在線上

而在1000多公里外的浙江一帶,眼下正是茶商們最為忙碌的時節。

和“頭春茶”不同,江浙一帶盛產綠茶,其中又以明前茶、雨前茶為佳。從2月底開始,90后的“老板娘”小唐在為新茶上市做準備了。她和丈夫分工合作,檢查設備、逛茶山、去鮮葉市場搶貨,再到預售、采摘、發貨,每天都過得十分充實。

這是回到故鄉的第二年,她更加堅定自己當年的選擇沒錯。

小唐在為新茶上市做準備了。

小唐家原本是做茶葉加工和批發的。2021年,小唐和丈夫雙雙辭去城市工作,回到家里做起了“茶二代”。說起來是“繼承家業”,但其中的苦只有她和丈夫明白。

看著家中的茶葉積壓越來越多,小唐決定,和丈夫在抖音上進行直播,推銷自家的安吉白茶。做了一年時間,家里的生意有了明顯的起色,而且她發現,在他們的影響下,回到家鄉的“茶二代”越來越多。

小唐認為,這也是抖音電商的魅力之一。“現在有了抖音,在家里就能和天南海北的顧客聊起來,他們自己也有一種舒適感”。

有了抖音,在家里就能和天南海北的顧客聊起來。

2022年春,當地的茶葉生意因為物流等因素受到了影響。小唐和丈夫也沒有氣餒。他們開始進一步探索與顧客溝通的方式,“有了流量之后,我們也會發一些福利,讓大家先喝到茶,覺得味道好了,他們自然會復購”。

對于小唐這樣的年輕創業者來說,“創業”的決定需要勇氣,拓展客源是第一位的。對于當地的老品牌而言更是如此。

“沒有大山塢,就沒有白茶街。”

“沒有大山塢,就沒有白茶街。”提到安吉白茶,許多當地人都對“大山塢”這個名字念念不忘,這個創立于20世紀80年代的老牌白茶,在當地茶友之間一直享有盛名,線下門店更是一路開到了北上廣等一線城市,但陳李志卻一直有種“危機感”,“未來10年、20年,我們要如何拓展銷售渠道呢?我們必須要進行新的嘗試”。

“危機感”讓陳李志開始新嘗試。

困擾著小唐夫妻的壓貨問題,也同樣讓陳李志傷透腦筋。他明白,“大山塢”的牌子要做下去,必須要“兩條腿走路”,線下和線上都很重要。

做出決定不難,難的是要堅持下去。

最初,大山塢的線上直播業務并不算太順利。“一開始是找專業的運營團隊和拍攝團隊,但是效果都不太好”,特別是對于“大山塢”來說,“如果線上折扣太便宜,那么線下就會受到影響”。

更重要的是,陳李志認為,“賣茶”一定要懂茶。專業主播在運營上雖然熟門熟路,但對茶葉的歷史、種植、制作技巧并不了解。思來想去,他決定自己出鏡,沒想到結果還不錯,“大山塢”這個名字,成為許多茶友心中“高品質白茶”的代名詞,還有許多人通過他的介紹,愛上了安吉的白茶,看到直播間觀眾熱情的反饋。陳李志大受鼓舞,他相信,總有一天,“大山塢”將不僅是白茶街的“大山塢”。

線上線下,只能二選一嗎?10年前,山西漢子張萬虎便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對張萬虎而言,“賣茶”是他人生的一次浪漫又現實的選擇。

2013年,張萬虎創立了“西湖工夫”龍井茶品牌。

創業之初,張萬虎也曾陷入和當下年輕人類似的焦慮。最初,他做的是旅游行業。那時候“杭州旅游三大件,茶葉、絲綢、珍珠”,他唯獨對茶葉一行更有好感。在他的記憶中,父親是愛茶的,選擇做茶葉生意,“就是想要為父親做一杯茶”。

2013年,張萬虎創立了“西湖工夫”龍井茶品牌,開始穿梭在杭州周邊的各大茶葉產區,作為一個“外來人”,他不怕麻煩,一遍遍和當地的茶農溝通、取得他們的信任。

線上線下,互相補充。

10年前,線上購物剛剛興起,許多企業認為線上線下水火不容,但張萬虎認為“線上線下打成一體化,產品分級,適合哪個渠道的,就做哪種,都是相互補充”。

樂于接受新鮮事物的張萬虎,很快讓“西湖工夫”站穩了腳跟。在適應了抖音電商的平臺模式后,他將茶葉越做越新潮,也讓西湖龍井這種傳承已久的品類,有了新的模樣。

賽博“斗茶”,讓好茶走出去

1979年,茶學研究者陳椽正式提出茶葉的“六大種類”:分別是綠茶、黃茶、黑茶、白茶、青茶、紅茶。其中,白茶因為其天然的口感和相對便捷的飲用方式,成為了許多新晉茶友的最愛。

點頭鎮,被認為是福鼎的“白茶中心”。

“世界白茶在中國,中國白茶在福建”。其中在白茶中最有名氣的,莫過于福建出產的福鼎白茶了,而其中福鼎的點頭鎮最負盛名,被認為是福鼎的“白茶中心”,而這里也是清末茶業大師“梅占魁”梅伯珍的故鄉。

民國初年,作為福建茶商的梅伯珍就將福鼎白茶推銷到海外,對福建茶葉的推廣起到了深遠作用。

作為梅家福鼎白茶的第五代傳人,90后的梅學寧也立志要實現家族的“第二次創業”。

梅學寧立志要實現家族的“第二次創業”。

旁人看來枯燥繁瑣的制茶工作,幼時的梅學寧卻覺得十分有趣。后來,梅學寧接觸了短視頻領域,他便想要通過抖音電商推廣自家的“梅伯珍”品牌白茶。

找達人帶貨是簡單的,但在售后上卻有延遲性。梅學寧認為,這樣下去不是長久之計,長此以往,會對品牌造成傷害。

因此,“打造屬于自家的品牌”這個念頭,就在梅學寧心里發了芽。

雖然明知不易,梅學寧還是決定從基礎開始,一點點地搭建起屬于自家的品牌店鋪,首先從吸納專業人才開始,梅學寧開始慢慢構建起一支屬于自己的核心團隊,同時,他也在當地做了不少扶助茶農的公益活動,他總是覺得自己“傳承的不單單是一份事業,更是一種使命”。

“傳承的不單單是一份事業,更是一種使命”。

像梅學寧這樣“以茶為生”的老牌茶商還有許多。福建茶葉種類繁多,當地人對于茶葉的研究也十分深入,除了近年來享譽全國的福鼎白茶之外,還有安溪的鐵觀音、武夷巖茶等諸多品類。

對嗜茶如命的福建人來說,茶葉早已是生活的一部分。

從十幾歲開始到現在,劉金龍的制茶生涯已經有40多年了。前些年,直播帶貨最是如火如荼的時候,他也跟著嘗試做,這進一步激發了他做抖音電商、科普茶文化的念頭。

劉金龍通過“賽博斗茶”,與同行同好們進行交流。

“表達”不是劉金龍擅長的,但他可以用自己的行動展現制茶過程,而對于“制作”和茶園管理的過程,劉金龍早已爛熟于心。如今,劉金龍已經在抖音上拍攝了400多條視頻,隨著知名度的擴大,越來越多顧客開始慕名而來,甚至還有國外的客戶找他下單。他發現,借助抖音電商這樣一個平臺,自己可以被更多人看到。

相比于“帶貨”,讓更多人認識到安溪鐵觀音,對劉金龍來說意義更加深遠,“過去,我們制茶人會用‘斗茶’的方式互相交流學習,而現在,我們有了更便捷的方式”。

通過抖音電商,不僅是福建當地的茶商茶農,甚至更多地區的茶圈人都能加入進來,劉金龍也找到了更多和制茶同行交流的方式,靠這種“賽博斗茶”,與同行同好們進行交流。

“帶貨”,讓更多人認識到安溪鐵觀音。

福建當地茶農的生活也得到了改善。作為抖音電商上的“家鄉好物推薦官”,阿金一直想要借助自己的傳播力,讓更多人認識到家鄉的好茶。

阿金是武夷山人,前些年,他在廈門開了一間茶會所,做點小生意,也很早接觸了直播帶貨,3年來,他嘗試了許多平臺,但效果一直不算太好,“團隊沒有電商基礎,做起來還是挺難的”。

沒有什么生意是能一帆風順的,四處受挫的阿金決定沉下心來,好好想想自己的優勢是什么。慢慢地,他也發現了一些其中的門道。“如何打響自己的知名度”,是個關鍵的問題。

在與抖音電商服務團隊幾次探討后,阿金發現,家鄉的武夷巖茶雖然享譽全國,但農戶家里的茶并不好賣。于是,他開始與當地的茶農建立合作,用家鄉的好產品為自己打響知名度,得到了許多顧客的支持。

時間久了,阿金開始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他的視頻不僅會拍攝茶葉,也會拍攝家鄉的好山好水,他開始轉型成為一名“家鄉好物推薦官”。

阿金開始轉型成為一名“家鄉好物推薦官”。

很快,阿金走出了自己的線上經營之路。他也時刻不忘家鄉的茶農們,多次邀請他們來到直播間,讓他們感受到直播的便利,幫助那些在大山里生活了大半輩子的茶農們,在“足不出戶”的情況下把茶葉賣出去,這讓他自己也收獲了滿滿的成就感。

你的第一杯春茶,他們給的

過去,無論是在浙江、福建還是云南,“喝茶”都是一種小眾愛好,想要跨越地域的限制,去嘗嘗不同地域的茶葉風味,是一件頗費周章的事;但現在,抖音電商讓這個古老的行業開始煥發出新的活力,“茶友”們可以用便捷的方式去享受到這口“春鮮”。

抖音電商,幫助茶商們收獲好生意。

對于大小商家來說,眼下“全民喝茶”的盛況,是機遇,也是挑戰。借助抖音電商這個便捷的平臺,無論是傳統的茶商茶農,還是創業的年輕“茶二代”們,都能找到一種適合自己的方式,“以茶為生”,去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也讓過去曾是“地域專屬”的茶葉能夠“出圈”,走向全國乃至世界各地。

正因如此,抖音電商將于3月26日開啟一場別開生面的《星火商家掘金對話·春茶季》直播活動。在這里,商家們在春茶季這一重要時節前交流彼此經驗,從科普知識、經營模式等多方面,讓大小商家實現“賽博斗茶”,良性交流;拓寬線上的銷售渠道,尋找最適合產業帶商家的發力點。

▼掃描長圖底部二維碼預約直播▼

即便是普通的茶葉愛好者,也可以去“學學門道”,為今年的“第一口茶”做足功課,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味道——

畢竟,春光正好,何不飲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