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電子商務定義及特點

1.電子商務的定義

電子商務作為支撐我國現代化商業服務發展的重要產業之一,因其具有“綠色”“朝陽”等特點,吸引了廣大研究學者的關注。

電子商務這一概念自誕生起,不同的階段研究學者對電子商務的見解存在著差異。不同時期國內外組織機構、學者都會相繼提出對電子商務不同的見解。

其中,世界貿易組織將電子商務定義為通過網絡進行生產、銷售及流通的活動,不單指基于網絡上的交易,還指所有利用電子信息技術來解決問題、降低各類成本、增加經濟價值的商務活動,包括通過網絡信息技術實現從原材料采購、產品查詢展示、訂購到出單、儲運以及電子支付等一系列的貿易活動。

全球信息基礎設施委員會給出更為宏觀的界定,該組織機構認為一種使用電子通信作為手段,給人們提供附有經濟價值的產品或服務的經濟活動,這類經濟活動不受或者較少的收到客觀因素的影響,企業、政府、一般公民、企業家都能夠自主地參加,涵蓋了各種行業。

由此可見,電子商務涵蓋了非常廣泛的內容,簡單來講可以分為廣義的電子商務和狹義的電子商務。

廣義的電子商務是指,將各種工作與互聯網相結合使之電子化,任何工作與互聯網相結合都可以將其稱為電子商務,不管其是否產生金錢交易,因此廣義的電子商務攬括的范圍很廣,電子醫療、電子政務、電子教育以及電子咨詢等等都屬于電子商務的范疇。

而狹義的電子商務概念攬括的內容比較少,是指以電子信息技術為手段,以商務為核心,以互聯網為載體完成實物或服務的交換過程,交易過程中一定會產生金錢交易,發布供求流通信息、訂貨以及確認訂貨、支付價款及產品配送等交易過程都屬于狹義的電子商務的范疇。

不難看出日常生活中我們所接觸的網絡購物、電子支付、網絡商城、網絡結算等等都屬于狹義的電子商務。

2.電子商務的特點

電商企業的業務流程相較于傳統企業的業務流程,是把交易雙方相關交易記錄由紙制的信息轉變成虛擬的數字信息,由于電子商務作為一種商業模式主要依靠互聯網和信息技術管理日常經營活動,因此電商企業的特點是同互聯網緊密結合,具有如下的特點:

(1)交易虛擬化

整個交易過程不需要在線下進行,依靠網絡和信息技術達成交易,完全實現虛擬化,打破了時間和空間對整個交易過程的限制。

(2)交易成本低

通過網絡平臺實現信息傳遞會比電話、傳真、信件傳遞信息的成本低,不僅體現在時間成本,還體現在減少了重復錄入數據信息的頻次降低了信息成本。

此外,電子商務通過網絡宣發產品,實現“無紙化貿易”,減少了中間繁瑣的交易環節,營銷成本降低。

(3)交易透明化

互聯網及時、迅速的信息傳遞功能可以使整個交易過程產生的信息得到印證,從而防止虛假信息的流通。

(4)交易效率高

電子商務能夠在無人干預的情況下完成整個交易過程,并且以最短的時間完成各個環節,相比于傳統交易方式交易成本高、錯誤率高、完成速度慢等特點,電子商務顯得更加方便快捷。

(5)交易全球化

電子商務作為一種新的社會經濟形態,中小企業也能用較小的成本實現跨境交易,在全球各地獲得更多的客戶、更好的供應商和合作伙伴。

二、電子商務的交易模式

電子商務的普及與應用徹底顛覆了傳統的商務行為模式,隨著信息技術應用領域的不斷擴大,電子商務模式也在不斷地被更新,就目前而言,市場上現有的電子商務模式主要有以下5種:

(1)B2C企業對消費者電商模式

企業通過互聯網平臺向消費者提供產品或服務,是目前最為成熟發展規模最大的模式,這類模式下的電商企業一般都屬于綜合性電商,包括天貓、京東、蘇寧等;還有垂直型B2C平臺包括中糧我買網、本來生活網等第三方平臺。

(2)B2B企業對企業電商模式

供應方或采購方通過運營平臺提供的信息資源,自行匹配最終達成產品或服務交易的一種線上交易模式,這是目前大部分電商通常采用的模式,例如阿里巴巴是典型的B2B商城。

(3)C2C消費者與消費者模式

相對于B2C模式,C2C模式更加靈活,它可以針對消費者需求提供個性化的產品或服務。

雖然目前主流趨勢仍然是B2C,但移動社交的出現給C2C模式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像淘寶網、易趣網的模式都是屬于C2C模式。

(4)O2O線上到線下/在線離線模式

消費者在線上獲取衣食住行各方面的信息,到線下享受評價服務,通過線上線下的連接實現消費閉環,美團、滴滴出行、餓了么等都是典型的O2O交易模式。

(5)新零售

新零售是指用大數據對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品控、調度、包裝、物流、品牌、服務、體驗等各環節進行效能升級,優化整合線上線下資源,全方位提升用戶體驗的零售模式,簡單來講就是指線上線下的綜合銷售。

三、電子商務環境下審計的定義

電子商務環境下審計的定義,是指注冊會計師對被審計單位的電子商務活動以及反映這下五種:B2C、B2B、C2C、O2O、新零售。這些電子商務活動的會計記錄和網絡記錄進行必要的審計。

它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審計人員對被審計單位的電子商務活動以及所反映的會計記錄的真實性、完整性、合法性進行審計;二是審計人員對被審計單位的網絡信息系統是否可靠、是否安全、是否合規進行審計。

四、電子商務環境下審計的特征

1.網絡安全問題凸顯

在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的經營狀況和資產的安全不單只受企業本身控制,介于互聯網的開放性,網絡病毒和黑客可能會以多種方式通過網絡威脅到企業經營,給企業帶來不利影響,甚至會產生嚴重的經濟損害。

因此,審計人員在進行電子商務審計時,不僅要對網絡系統的安全性進行審查,同時還需要了解網絡安全相關知識,便于對企業信息系統控制涉及是否合理,執行是否徹底作出評價,網絡安全性將成為審計人員普遍關注的問題。

2.審計環境復雜化

由于電子商務具有虛擬化、全球化等特點,電子商務審計所涉及的不僅是單個企業,可能還會涉及到與被審計單位構成虛擬模塊的合作企業,這些企業數量較多、種類較豐富,甚至有的是跨行業、跨地域的企業,而各行業、地域所參照的審計法律法規準則有所不同。

相比于傳統審計,審計人員在進行電子商務審計時所面對的審計環境更加復雜,這不僅導致審計范圍有所擴大,還大大增加了審計難度。

此外,電子商務活動從采購環節到銷售環節,再到電子貨幣收付款環節中,所產生的交易信息、財務信息等都是以電子形式存儲在數據庫中,不利于審計證據的追蹤和收集。

3.審計目標深層化

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進一步縮短了信息使用者和被審計單位間的信息量差,在電子商務環境下,信息使用者獲得信息的渠道增加,掌握信息數量也有所增加,因而對審計的需求層次變高,這將促使審計目標向更深層化的方向發展。

相比于傳統審計目標,電子商務審計目標除了關注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情況的合法、合規性之外,還更為關注企業信息系統的安全性、合規性和效用性。

此外,信息使用者的及時性需求也會影響審計目標,提高審計效率與縮短報告周期將會成為電子商務審計發展的新目標。

4.審計范圍擴大化

電子商務審計目標在不斷往深層化方向發展,使得審計內容和審計范圍被擴大。

在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同上游供應商和下游客戶關系的依存性增強,一旦供應鏈或價值鏈上的某一塊出現問題,就會出現鏈式反應,審計人員在審計過程中要重點關注企業與其供應商和關聯方之間的交易往來,擴大對企業經濟業務的審查范圍,由此可看出審計范圍逐漸擴大化。

5.審計取證動態化

與傳統企業相比,電商企業經營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電商企業可以在任意的時間和地點進行交易為客戶提供產品和服務,數據信息通過網絡能夠實現同頻的信息傳輸和儲蓄,企業的網絡信息系統從始至終保持運作狀態。

結語

審計人員需要在不影響被審計單位信息系統正常運行的情況下,完成對被審計單位的審計取證工作,導致審計人員只能通過在線訪問或查詢的方式完成對審計證據收集,而這種在線取證的方式面臨的網絡風險較高,取證難度較大,并且也很難保證獲取到審計證據是完整的、真實的、可靠的,這無疑有增加了審計風險。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圖片或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作者聯系,如反映情況屬實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責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