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在輿論圈中相對低調的快手,因為兩則消息,又開始被頻頻提及。
9月17日有消息稱,快手已經聘請美林、華興資本、摩根士丹利為其聯合保薦人,計劃來香港上市,最快于今年10月底遞交上市申請,募資最多50億美元(約390億港元)。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快手第一次傳言上市,近兩年,快手至少曾傳出3次上市傳聞,但每次都不了了之。
另一則消息,則是快手前50號員工朱藍天在三個月前發布的《談談我司的病》,直指快手的內部問題,包括公司信息通暢問題、人員管理問題等,引發內部員工高度關注。奇怪的是,過去如此之久,近日卻突然成為圈內熱點,頗為耐人尋味。
今年以來,快手行動不斷,9月16日,快手電商在2020年8月的訂單總量超過5億單,并且在過去的一年中快手電商訂單累計總量位列電商行業第四,僅次于淘寶天貓、京東和拼多多。
這個成績我們無法推測是否只是曇花一現還是格局已成,但可以肯定的是,曾經被當做底層農村生存無語的快手,似乎正在發生某些變化。
“海王”的誕生
據QM此前發布的2020年移動互聯網半年報顯示,該行業的月度活躍用戶已經達到8.52億,其時長已占據全網用戶總時長份額近20%,是僅次于即時通訊的第二大行業。如此巨大的數字,意味著行業已經進入全面爆發期。
面對強力的競爭對手抖音等平臺,快手也開始不再遮掩自己的野心,開始了自己的“海王”模式。
2018年6月的A站,曾面臨著許多危機。出人意料的是,危急關頭快手卻出手收購了A站。這被業界稱為一場跨次元的合作。并看做是二次元向油膩大叔的一次妥協。
但這場收購,卻并未給雙方帶來實際的效果。
因為,A站雖然是個二次元社區,但由于缺乏明確的定位,即使找到了快手這個靠山,但也沒有改變定位模糊的現狀,而快手在A站的經營方面又缺乏經驗,導致這個問題被繼續擴大化,至今也沒能解決。
而根據最新消息,快手近日再次調整組織架構,將AcFUn(A站)已經劃歸到游戲團隊管理。這極有可能說明,在快手的戰略里,A站已經失去了對抗B站的作用。
相對于A站的黯淡,老對手B站則是另一番景象。在今年經過前浪后浪之爭,以及視頻內容的輸出后,正在迅速崛起,已經將A站遠遠甩在了身后。
同樣對于電競這塊大蛋糕,快手也不愿放過。今年期間,快手游戲負責人唐宇煜首次公開透露截至今年5月,快手游戲直播月活用戶已超2.2億。
8月24日,據YTG電競俱樂部官方微博宣布,YTG電競俱樂部正式更名為KS.YTG電競俱樂部,快手已完成收購YTG戰隊,正式進軍KPL職業聯賽。
快手入局電競,也許是“老鐵”們正式擺脫“下沉市場”標簽的又一抓手。
除此之外,快手似乎也開始對影視頻領域進軍。據天眼查數據顯示,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于2019年9月11日變更經營范圍,新增電影發行、電影制作兩項業務。這一舉動,被外界感知為其對影視行業吹響了明確號角。
在頭條系上映了院線電影《囧媽》之后,快手也緊隨其后,上線了院線電影《空巢》。根據官方數據,這部關注空巢老人的嚴肅向電影,在今年母親節那天上線快手獨播,當晚點擊量就破了1600萬,電影相關話題也上了熱搜,微博閱讀量達到1.3億,快手稱“完全超出預期”。
但似乎這個預期似乎低了點。起碼如果不是查閱相關信息,我們居然沒有注意到快手居然也上線了院線電影。
但逯如何,如今的快手已經不再局限于短視頻領域,而試圖將自己的生態衍生到各個領域,在各行各業開始發力,成了名副其實的“海王”。
快手之困
快手成立九年以來,在短視頻初期,打敗了美拍秒拍微視等平臺,橫空出世,當業界甚至已經認為格局已定之后,抖音的橫空出世,讓快手措手不及。
去年6月,面對抖音的猛烈攻勢,一貫佛系的宿華罕見的發了一封內部郵件,宣布要在2020年春節前完成3億DAU。
雖然年初是快手大數據研究院發布的《2019快手內容報告》報告顯示,快手的DAU在2020年初已突破3億,但當時抖音的DAU已到達4億。
近日抖音第二屆抖音創作者大會上,字節跳動CEO張楠在主題演講中公布到截至2020年8月,包括抖音火山版,抖音的DAU已經超過了6億,這意味著抖音系列的用戶已達到中國互聯網用戶的一半。
快手的壓力依舊越來越大。
字節在國內市場卻一直比較穩定,加上如今海外受挫,國內業務無疑成為立足根本,必然會持續加發,與競爭對手展開激烈競爭。
而事實也如此,今年以來,抖音先是簽下羅永浩作為頭部帶貨主播,又是成立電商,四面出擊的頭條系,正在成為新的“互聯網公敵”。
可以說,18年時的快手還有不學抖音的資本,但抖音的成長速度已經讓快手不得不改變策略。
一直以來,快手相對于抖音來說更偏重于社交,界面雙列信息流引導關注,而抖音更偏向于媒體,上下滑動的沉浸式體驗引導視頻內容的消費和觀看。
隨著近期快手8.0的更新,這次改動被快手官方稱為成立九年以來“最大規模的升級”。除了Logo和變化之外,其中最引人矚目的改動就是,新版本在保留雙列點選的同時,快手添加了單列上下滑功能。
一直以來,是否上下滑動是區分快手和抖音的重要標志,現在快手就連最重要的特征也拋棄了,不得不說,快手也開始了“抖音化”……
針對快手這次重大改版,知名科技自媒體“歪道道”如此評價:抖音剛出來時,我認為抖音會超越快手,很多人不認同,覺得如日中天的底層生存物語代表怎么可能會被精神小伙騷浪扭超越。如今,快手卻改版向抖音看齊了。這意味著快手基本喪失了短視頻用戶閱讀方式的引導能力,已經放棄了競逐規則制定者的愿望。
這種看法不無一定道理。
但其實市場并不需要另一個抖音。與抖音的算法推薦不同,快手一直以來以普惠的流量政策著稱,這導致了快手平臺形成了針對低線市場用戶的家族文化,平臺與幾大家族的利益深度捆綁,誰也離不開誰。
從近期快手的動作來看,無論是高價請周杰倫入駐,還是電商品牌化,或是主站大屏上下滑的變更,都表明了快手已經意識到了普惠原則的局限性,開始一些新的探索。
這或許是快手破圈的開始。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事實上,快手“土味”的標簽實在是太深入人心,此番雖“抖音化”但是卻將“上下滑動”和“雙列信息流”的方式并存,則印證了快手既不想失去五環外的用戶,但還想攻入五環內的野心。
但是,對于任何一家互聯網企業來說,魚與熊掌很難兼得。
從速度來說,抖音下沉的速度要超過快手上浮的速度。本質上來說高需求用戶的心智培育更不容易,低需求用戶更容易被滿足,但是高需求用戶一旦轉化成功,留存效果上就具備天然優勢,反而低需求用戶跟著優惠跑,流失率更高。
快手在雙向關注、評論與互動活躍度上優于抖音,因此在直播電商上領先于抖音。而偏向媒體屬性,流量向頭部集中,被認為內容“調性”更好的抖音,則在廣告表現上領先于快手。
今年以來,快手最重視的就是商業化。流量是互聯網公司的重要部分,流量越多,可有的選擇越多。過去半年,快手投入真金白銀和流量,陸續公布了面向媒體、游戲創作者、MCN等不同群體的扶持計劃。
但快手低線市場私域流量高度集中的流量構成,若要商業化,就像一把雙刃劍,優缺點都很明顯。優點是平臺用戶對主播的粘性大,更信賴帶貨主播,因此電商化變現會非常順利,缺點是私域流量構成的社區相封閉。
隨著互聯網流量紅利的消退,公域流量的成本越來越高,快手私域流量的商業價值將在未來進一步體現,但如何做好商業化和私域流量之間的平衡很重要。
從今年披露用戶數據來看,快手電商正經歷蓬勃增長。據8月份最新數據,按訂單量計算,快手已在電商行業排第四。對于一個剛入局不久的玩家來說,這增長已經非常快。
不過,電商領域是競爭最殘酷的行業,僅僅暫時進入第四,并不能意味著快手在這條路上已經暢通無阻。橫在它前面的那幾座大山,哪一個不是經歷了無數慘烈競爭才存活到現在的?
可以說,快手的未來,核心還在于如何突破五環內的用戶。努力加速破圈的快手在追求商業化的同時,也該思考自己將成為怎樣的產品。
現在可以看到,快手儼然已經成為“全家桶”,這種模式到底能走多遠,快手或許可以從百度身上,學到一些什么。
聲明:近期網絡出現非法機構利用錦鯉財經影響力,冒充我們進行網絡期貨薦股喊單,在此我們嚴正聲明,錦鯉財經從未從事期貨股票喊單之類的非法業務,我們將會對此事持續跟蹤曝光。請廣大讀者謹防上當。
錦鯉財經,深度有趣好運氣,公眾號:。本文為原創文章,謝絕未保留作者相關信息的任何形式的轉載。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