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資產的物流布局,必須有利潤才能走得長遠。

8月16日,京東物流發布2023年上半年業績報告。上半年,京東物流總收入達到778億,同比增長32.6%,上半年實現盈利,其中第二季度經調整后凈利潤達到8.3億元,同比增長288%。

其中,三個方面的數據可以概括京東物流上半年的運營情況:

一是就外部客戶收入而言,上半年京東物流除去京東集團之外的客戶收入達到539億元,同比增長57.7%,已連續4個季度占比約7成,外部收入占比相比較2022年同期進一步提高。

二是就一體化供應鏈客戶收入而言,京東物流上半年一體化供應鏈客戶收入為389億元,其中外部一體化供應鏈客戶收入為150億元,同比增長10%。

三是就其他客戶收入而言,京東物流快遞快運等其他客戶收入同樣為389億元,同比增長89.2%。這一數字同一體化供應鏈收入一起構成了京東物流上半年778億。

對于這樣的成績,京東物流CEO胡偉在財報公告中直言,2023年上半年,中國宏觀經濟和市場消費需求仍處于恢復性爬坡期,京東物流的企業客戶業務經營也在逐漸恢復。面對不斷變化的商業環境和轉型升級的消費結構,京東物流通過提供極具彈性且靈活的一體化供應鏈解決方案,幫助企業客戶有效解決在業務恢復和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實現降本增效,企業客戶的高質量發展創造價值,助力企業客戶在行業競爭中保持競爭力。

▍外部客戶收入已成重要增長極

在當下的經濟環境下,能取得上述三組數據的成績不僅亮眼,也十分不易。這其中值得一提的就是,京東物流的外部客戶收入。據財報顯示,這已是自2022年第三季度以來,京東物流連續第4個季度外部客戶收入占比7成。先來看下過去3個季度的財報:

2022年11月18日,京東物流發布2022年第三季度業績,營收達357.7億元,同比增長38.9%。其中京東物流外部客戶收入達到248.7億元,同比增長67.8%,外部收入占比達7成;

2023年3月9日,京東物流發布2022年第四季度財報及全年財報,其中第四季度營收達430億元,同比增長41.1%,外部收入占比約7成;

5月11日,京東物流發布2023年一季度業績報告,單季營收367.3億元,同比增長34.3%。其中,外部客戶收入255.2億元,同比大增60%,外部客戶收入占比近7成。

顯然外部客戶收入已經成為了京東物流的重要增長極。眾所周知,2017年宣布獨立運營后,京東物流開始全面對外開放,服務對象不再只是京東,而是全社會的商家和個人用戶。當時,劉強東更是立下目標:“京東物流未來五年,來自京東平臺的收入必須低于一半”。

據公開數據統計,2017年京東物流全面對外開放后,外部客戶收入占比不斷提升,從2018年的29.9%、2019年的38.4%、2020年的46.6%、2021年的56.5%,增長至2022年的占比65%,再到如今2023年上半年的占比約7成。這意味著在2021年之時,京東物流就已經完成了劉強東定下的目標。而如今外部收入占比越來越多,其正在擺脫京東,市場競爭力受到了京東集團以外客戶的認可,社會化轉型可謂成功。

當初,受困于京東的限制,京東物流僅承接自身平臺貨物。但長期以來,京東在供應鏈和物流領域投入了很多。如果只是為了服務于自身平臺,京東物流不僅無法盈利,還會成為京東越來越重的成本負擔,拖累主業。

所以,開放是唯一的出路。但開放后的兩年,在通達系、順豐等夾擊下,京東物流并不好過,相較于其他快遞企業,其業務量增長并不突出;外加順豐、中通等企業在資本的加持下瘋狂跨界布局、優化網絡、提高服務質量等,讓京東物流的處境十分尷尬,持續虧損更是讓其未來變得渺茫。

在2019年劉強東發表的公開信就充分表達了對京東物流的擔憂:“這兩年對公司來說是相當困難的兩年,公司已經虧了十幾年,如果這么虧下去,京東物流融來的錢只夠虧兩年的!我相信所有京東配送兄弟都不希望公司倒閉。”也正是如此,京東物流開始一系列的變革舉措,既要降低內部成本,又要提速獲取外部客戶。

如今回過頭來看,京東物流當初的部署方向是值得肯定的,重資產的物流布局,必須有利潤才能走得長遠,不能脫離效益光談理想!因為資本的耐心是有限度的,這個風險,京東擔不起,劉強東更是擔不起。此后,京東物流不僅持續深化對外開放,還面向C端上線了個人快遞業務,如今更是不再要求商家必須使用京東物流,劉強東在京東物流集團的經營管理會上明確表示:“他們想用極兔或者通達系快遞,就讓他們用。”隨后,極兔、申通等快遞企業陸續接入平臺,一個越來越開放的京東逐步展現在各方眼前。

▍多維度服務外部客戶

過去幾年,為了外部客戶收入,京東物流確實也是下了不少功夫。

在最新的財報中顯示,京東物流為快速消費品、家電家具、3C、服裝、汽車、生鮮等行業客戶,提供行業特定的一體化供應鏈解決方案和服務產品。2023年上半年,京東物流一體化供應鏈客戶收入達到人民幣389億元,其中,外部一體化供應鏈客戶收入達到人民幣150億元,同比增長10.0%,保持高質量增長趨勢。

其中,2023年上半年,京東物流在汽車行業取得了強勁的業務增長,其充分發揮一體化供應鏈服務優勢和行業洞察能力,通過服務沃爾沃、五菱等知名汽車品牌,在汽車售后備件領域沉淀了具有競爭優勢的服務能力和經驗,并成功地將其復制并應用于其他汽車品牌,為理想汽車等諸多國內外頭部新能源汽車客戶提供高效、優質的汽車售后備件倉配物流服務,并通過與客戶全面的系統對接,實現供應鏈全程可視可控。基于此,京東物流持續不斷優化服務,深化與客戶的合作,打造汽車行業化標桿項目,為汽車行業供應鏈運營能力建設打下基礎。

同時,京東物流也持續深化和拓展同多個直播電商平臺的合作,憑借不斷完善的基礎設施網絡覆蓋、全程實時跟蹤的數字化能力、逆向物流等增值服務為客戶提供優質的服務體驗,讓業務量和收入增速持續提高。2022年,直播電商的蓬勃發展也為京東物流提供新的發展動能。自成為首批接入抖音電商“音需達”服務的物流企業后,京東物流與抖音電商的合作服務范圍進一步延伸至供應鏈領域,截至2022年12月31日,已服務超過2萬個抖音電商平臺商家。

如2022年9月,東方甄選和京東物流達成合作。在京東物流的幫助下,東方甄選自營產品同城訂單可以即日達或次日達,跨省訂單可在72小時送達。同時,京東物流還為東方甄選提供靈活彈性的供應鏈解決方案,單倉和多倉模式靈活轉換。通過與京東物流的合作,東方甄選在實現貨物前置后,整體配送時效提升約17%。此外,在2023年春節期間,京東物流還成為快手電商官方物流合作伙伴,為廣大快手電商商家和消費者提供不間斷的寄遞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京東物流還不斷強化海外市場的布局。最新財報也透露,京東物流已成為華為、榮耀、美的、寧德時代、邁瑞醫療等諸多知名企業的海外物流服務商。

▍不斷完善的基礎設施撐起服務外部客戶的能力

外部客戶收入占比的逐年增加,是需要不斷完善的基礎設施支撐的。在倉儲方面,最新財報顯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京東物流的倉儲網絡已幾乎覆蓋全國所有的縣區,包括由京東物流運營的1,600多個倉庫和由云倉生態平臺上第三方業主經營的2,000多個云倉。京東物流倉儲網絡總管理面積超過3,200萬平方米,包括云倉生態平臺上云倉的管理面積,其還在全國27個城市運營了37個亞洲一號智能產業園。

在車輛運營方面,截至2023年6月30日,京東物流自營運輸車隊運營超過4萬輛運輸車輛,運營約400個分揀中心。2023年上半年,京東物流通過合作模式覆蓋的鐵路路線超過500條。

在航空布局方面,截至2023年6月30日,京東航空已有5架全貨機實現常態化運營,運營航線覆蓋北京、深圳、杭州、無錫、南通等城市,助力京津冀、珠三角及長三角地區多個核心城市實現更為穩定的“夕發朝至”時效體驗。

在跨境網絡方面,截至2023年6月30日,京東物流擁有接近90個保稅倉庫、直郵倉庫和海外倉庫,總管理面積接近90萬平方米。

除了就上述自身布局外,為了補齊自身網絡版圖,京東物流過去三年可謂大手筆。在航空運力與快運板塊方面,2020年,京東物流以總對價30億元收購跨越速運的控股權益;在即時配送方面,2021年3月22日,京東集團發布公告,將以8億美元認購達達集團新發行的普通股,交易完成后,包含其現持有股份,京東將持有達達集團約51%股份;在大件物流與零擔快運方面,2022年3月,京東物流宣布以89.76億元收購德邦控股99.99%的股本權益。

現如今,在京東物流的加持下,以及與京東的不斷融合下,達達首次實現整體盈利。8月16日,達達集團發布2023年第二季度業績報告。二季度,達達集團總營收為28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3%;經調整凈利潤840萬元,去年同期為虧損4億元,同比改善超過17個百分點,實現了上市后的首次整體盈利。德邦營收、利潤等核心指標都呈現大幅增長——以2022年報透露的數據為例,德邦全年實現營業收入313.92億元,同比增長0.10%;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6.49億元,同比增長339.08%。

經過這幾年的發展,京東物流在不斷夯實底盤的基礎上,顯然已經逐步擺脫京東,并用業績表示其已經徹底“斷奶”,開始獨當一面。而后續的發展,胡偉也給出明確的指示——未來,京東物流還將持續強化一體化供應鏈物流能力,夯實物流基礎設施、供應鏈科技和商流洞察能力,積極承擔社會責任,扎根實體經濟,助力企業、行業及社會實現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既如此,那剩下的就交給市場吧。